- · 《绿色科技》刊物宗旨[08/03]
- · 《绿色科技》征稿要求[08/03]
- · 《绿色科技》投稿方式[08/03]
- · 《绿色科技》栏目设置[08/03]
浙江这个以红闻名的地方,这次为什么狂揽绿色(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周六宝用灶台烧水 张雨滴 摄 “柴改电”只是雪水港村构筑“低碳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村里聘请浙江大学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王竹教授为低碳乡村建
“柴改电”只是雪水港村构筑“低碳村”的一个缩影。近年,村里聘请浙江大学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心王竹教授为低碳乡村建设专家顾问,以“绿色共富、零碳未来”为主题打造低碳村落,淘汰落后产能,优化能源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构建未来乡村、低碳产业等九大应用场景。
“我们的设计人员,就是在公司楼下的人才服务大厅招聘到的。”顾海龙笑说,企业要招人用人、技术交流,可以到一楼的人才市场看看,如果招到外地员工,还可以申请楼上的人才公寓。“可以说服务到家!”
顺势而为,造势而胜。去年4月,嘉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嘉兴港区要延伸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在长三角地区形成引领示范,同时出台实施细则,为项目招引、孵化提供整体配套服务。“政府为产业发展创造了相对优质的环境,又有相应政策鼓励港业使用氢能源汽车。”
嘉兴海盐首个电力驿站
嘉兴港区的一大支柱产业是化工新材料。目前嘉兴市工业副产氢产能达4.8万吨/年,其中嘉兴港区副产氢量占比近50%。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嘉兴港区坚持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生态化。
“农家使用柴火做饭,一次大约消耗6斤树枝、秸秆和杂草;使用电灶后,烧一顿饭只要花0.4元左右的电费。”嘉兴海盐县雪水港村党总支书记陈余良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全村使用电灶,一年可减少柴火消耗近10吨,既减少排放,也更加实惠。2019年,雪水港村在浙江省率先实行“柴改电”,全村590余户家庭做饭不再烧柴,一年后获得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奖项。
村民家屋顶安装着太阳能电池板
嘉兴港区
不吃油不用电,“氢氢松松”跑380公里,没有刺鼻的尾气,唯一的排放物是水,真正实现绿色无污染。今年2月,5辆崭新的氢能公交车投入嘉兴市区运营。其中的核心技术氢燃料电池,由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
安家世界互联网人才大厦后,智凌生物科技迅速发展、崛起。2020年,其推出的空气净化消毒器,杀菌消毒率达99%以上。如今,智凌生物科技在微纳米生物科技、空气净化消杀领域不断探索,已经实现多应用场景、多功能匹配的产品开发及销售。
走进雪水港村,村民周六宝正在家中用灶台烧水。不同于传统土灶,她家的灶台不用柴火,全靠电力驱动,既保留了农家大锅烧饭的习惯,又减少空气污染。
在林琦看来,嘉兴几乎“100%”符合氢能产业制造基地的各项要素:“其一,嘉兴港区是化工园区,化工企业多,工业副产氢资源丰富;其二,氢资源的半径范围内,要有成熟的应用场景,嘉兴港区拥有港口,具备完善的货物运输、物流配送条件;其三,氢能产业发展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
氢能源
文章来源:《绿色科技》 网址: http://www.lskjzzs.cn/zonghexinwen/2022/0906/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