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2004—2008年台湾科技政策特点

来源:绿色科技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吴茂昆接任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 2004年3月,陈水扁连任。一个月后,时任台湾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吴茂昆在花莲机场突然接到中研院院长李远哲的电话,希望其能接任台湾科技主管部

吴茂昆接任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 2004年3月,陈水扁连任。一个月后,时任台湾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吴茂昆在花莲机场突然接到中研院院长李远哲的电话,希望其能接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一职。经过一夜的恳谈,吴茂昆决定接下这个职务,并于同年5月上任(任期2004年5月—2006年1月)。 吴茂昆是台湾著名超导物理学家,1987年与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朱经武共同发现世界上第一个高于液态氮温度的钇钡铜超导体,曾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奖,使他从此声名大噪。1992年,应时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夏汉民邀请,从美国回台湾主持高温超导体研究计划,并从2000年6月起担任科技主管部门副职负责人近两年,对该机构的业务及人员都不陌生。担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后,除了要接续前任的科技政策与目标,也必须思考在台湾当下的大环境下,如何推动岛内科技快步迈进。 回台湾十余年来,吴茂昆见证了岛内学术研究和科技产业进步的过程,发现其上游基础研究、中游应用研发,以及下游产业技术开发的架构还有许多有待整合的空间,深信在纳米、基因体等新领域的发展下,台湾有机会做好上、中、下游领域的串联,朝向知识经济转型。于是,他希望能在任内做好全面性的整合工作。 在他任内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是如何实现陈水扁竞选时提出的“三四五”承诺,即1年内经济增长率达到5%,2年内失业率降到4%,3年内岛内科技研发支出达到GDP的3%。有了陈水扁的承诺支持,吴茂昆在推动各项科技发展政策时,也展现出了大刀阔斧的决心。 然而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他发现,要让台湾整个研发经费达到GDP的3%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除了鼓励民间投入,台当局也需大幅增加预算。尽管他率领科技主管部门的全体人员面对这项挑战,很努力地做出各项规划,尤其是“企划处”,通力合作计算出达到此目标所需的研发经费预算,向行政主管部门提案后也获得全力支持和配合,但提出的预算一到立法机构就受到杯葛而无法落实,让吴茂昆感到难过和遗憾。 不过,吴茂昆也做成一件引以为傲的事,即在部分立法机构成员的协助下,顺利地于2004年12月在立法机构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章程”第6条的修正案,让科技研发可以脱离“政府采购法”的限制,强化弹性自 吴茂昆(1949年—) 生于台湾花莲县玉里镇,1973年毕业于淡江大学物理学系,1975年获淡江大学物理学研究所硕士学位,后赴美国深造,1981年获休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休斯顿大学、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专长研究超导、低温物理学,1988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Comstock物理奖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杰出贡献奖。 1992年,吴茂昆回台湾担任新竹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中心主任,继续从事高温超导研究,2000年5月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副职负责人,主管学术工作,2002年2月任台湾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长,2004年5月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2011年11月获得台湾“总统科学奖”,为台湾学术界最高荣誉。2012年2月任东华大学校长;2014年2月,吴茂昆率领台湾研究团队,首次发现超导材料铁硒化合物的超导机制。主的空间。由于吴茂昆本人长期从事基础科研工作,深知真正的发明或发现往往不在人们的预期之内,研究过程中突然有新发现时,很需要马上获得经费资助,让这项研发工作能继续深入发展下去,所以关键就在于台当局的科研资金是否能弹性运用。为此,吴茂昆等人做了一个突破,在科技主管部门内部建立起研发经费弹性运用的架构,以3年为期,期间总经费可弹性调整,让经费的运用能因应科技研发的特点。 时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吴茂昆 此外,吴茂昆也开始构思,如何让科学研究的概念在中学建立起来。以往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只对大学以上的研究机构提供研发计划经费资助,高中并不是其支持的对象。在吴茂昆任内,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开始参考日本的做法,考虑让岛内高中教师也可参与该部门推动的研发计划,随后即可带领高中学生一起来搞研究,为台湾的未来科学发展扎下更深的基础。不过这个想法直到2006年吴茂昆卸任后才推动实施。 有惊无险度过裁撤危机 2005年初,吴茂昆面临一个重大的难题。当时,接任游锡堃的台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谢长廷提出“政府组织再造”,认为科技主管部门和经济主管部门的工作有很大重叠,决定设立“组织再造委员会”,计划将科技规章、政策制定部分交由拟成立的“台湾发展及科技委员会”管辖,科学工业园区则划归经济主管部门统筹,而补助研究计划的业务则由行政法人基金会管理,科技主管部门则面临被裁撤的危机。 谢长廷提出这个想法,其本意是想将台湾经济和科技统一整合在一个管理部门之下,但吴茂昆等许多人表示强烈反对,认为科技发展、经济建设与行政系统本质上是3个不同的架构,基本理念也都不同,应该各自独立存在;特别是充当科技发展领导地位的科技主管部门,实有单独存在的必要。为此,吴茂昆积极奔走,四处游说,向台当局各高层提出保留的建议。最终,由于岛内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反对合并的构想,使该部门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场危机。 吴茂昆属于“自由派”研究学者出身,不喜欢制式的大型会议,认为一群人一起看报告或听简报颇为浪费时间,开会的目的是要直接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至于看报告、了解情况的功课,应该是在开会前各自在私下进行。在他担任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期间,常邀集同事聚会用餐,在愉快的用餐时光中,讨论或推动新的方案,执行效率也出奇地好。而且他时常会冒出一些怪点子,提出许多与现行制度往往格格不入的新奇想法,但是同事们都能对此理解,大力相挺,支持并设法落实这些新想法。 例如吴茂昆曾提出举办“多样性台湾特展”,主要想呈现给民众有关台湾的特质即在于多元性和多样性,从地质的多样、生物的多样、文化的多样,直到产业的多样,将台湾的特质彰显出来。认为如果失去多样性,台湾也就不再是台湾了。 这些想法很快就被科技主管部门“科教处”用一张简明的图表,串联台湾在生物科学、地质、文化、产业各方面的多样性,并交给岛内相关学者专家进行规划,提出各领域中的多样性议题,并在后来得以落实。 反思台湾科技体制弊端 吴茂昆上任后的第一项工作,便是筹备第七次“全台科技会议”的召开。按照惯例,在2004年7月便开始制定会议筹备计划,同年9月和10月,先后在台湾大学和成功大学召开北部预备会议和南部预备会议,共有产官学研各界代表超过1100人次参与,由下而上搜集意见与达成共识。12月又邀请岛内科技顾问、台湾中研院院士、科技领域召集人及相关部门正副首长,召开会前会议及筹备委员会议,进一步讨论而形成由上而下的政策共识。 2005年1月,第七次“全台科技会议”在台北市正式召开,4天议程分为报告案与讨论案两部分,其中历经多次会前会议讨论所形成的共识与政策部分以报告案方式进行,尚需进一步讨论的重要事项则以讨论案方式进行。会议代表认为,当下台湾科技仍存在很多弊病或有待提高之处,例如科技政策的形成过去侧重由下而上的研发机构需求,较少由上而下进行整体策略考量,政策形成与科技预算编列有一年的时差,且一些推动科技发展的部门仍以“临时任务”方式运作,使科技发展与推动不稳定且易被忽视;加上因业务分工,一些部门内的科技政策执行及资源分配没能有效整合。在科技政策执行绩效评估上,各部门科技政策执行的评估指标未能整合,评估指标也未依据科技政策总目标及策略制定,且未将量化目标分配至各部门的科技发展规划业中,导致台湾总体科技资源的配置和政策目标连结性不够密切。 近年岛内研究机构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偏低,台当局促进民营企业投入研发的机制尚嫌不足,依据《科技白皮书(2003—2006年)》设定的目标,在2006年达到全部研发经费占岛内GDP的3%,尚有634亿元新台币的缺口。因此如何奖助与鼓励民营企业加强研发投入是当务之急。台湾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名义上每年科技预算以15%的比例增长,但实际上都被立法机构删减到10%以下,因此应以增进民营企业研发为重点。 另外,台湾当时正在实施的9个重大科技计划的经费约占岛内全部科技经费的20%,这些计划的管理也存在问题,如是否具备形成重大科技计划的条件?计划的主持人、执行长等多属兼任,经费权责该如何统一?其成果的知识权该归属谁?以及科技计划的退场机制等,都需要检讨与改进。 科技人才维系台湾产业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其竞争力的源头。然而近年来,台湾经济竞争力面临“跳跃式突破”的考验,岛内人口结构向少子化、老龄化的结构发展,科技人力资源的供给与运用需有更宏观与创新思维的转变,因此亟待解决以下主要问题:相关科技人才资讯的整合性不足,无法有效支援决策所需;科技人才的需求范围扩大为各行各业,且强调跨领域、创新、整合等特质的人才;改善高等教育本土化与国际人才培养落差的困境;落实高等教育基础品质提升;建立创新的训练机制以满足职场跨领域知识与技能快速学习的需求;以更宏观思维,推动岛内与国际科技人才互补的长期策略等。 知识经济是21世纪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并迅速引发全球经济体系的变革,建立创新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的施政方针,而其首要课题即在于建立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及保护的相关机制,并建立完整的科技创新环境,以持续协助产业界加强产业科技创新与运用,台湾在这方面还相当欠缺。 岛内学术研究水准虽历经多年努力已有长足进步,但真要达到世界一流仍有相当距离。近年来,岛内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都遭遇瓶颈,如高等教育的扩充影响教育资源的分配、大学教育品质日趋恶化、大学教育国际化程度不足等问题,而在面对国际大学追求卓越的压力,台湾大学学术水准的提升为当急之务。 目前发达国家产学互动关系逐渐朝向建制化、长期性和正式性的方式来进行,其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程度密切,参与研究程度越来越深,而且参与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包括担任学校董事会成员、参与学校的研究与教学、担任研发有限责任合伙模式下的各种策略伙伴等。相比之下,台湾由于受限于产业发展和组织制度因素,产学之间在研发创新的互动关系上仍然有待提升。 台湾四面环海,海洋资源相当丰富,且海洋生物多样性高,物种数量达全球十分之一以上,然而却严重缺乏对海洋的研究、开发、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急需解决下列问题:研究船老旧且吨位不足;海洋资料散乱,调查测量缺乏规划;海洋人才不足;没有专职机构统筹海洋事务;未建立海岸保育观念。 绿色科技是一门新兴的跨领域学科,可提供比传统技术更符合环境保护的替代技术。目前台湾许多重要的产业,如半导体工业及资讯相关产业等在世界居领先地位,但因其考量的重点主要在经济发展与产能提升上,较少考虑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冲击,没有较具体的绿色科技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替代方案。过去岛内绿色科技的研究多集中在解决既有问题,但由于近年来生物科技及纳米科技的急速发展,为绿色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台湾制造业通过制程的改善、运筹管理的强化、委外生产的推动、对外投资及分工的布局等,在成本降低的努力上已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在新兴经济体挟其低廉庞大资源的低成本竞争下,岛内厂商仍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强化竞争优势,除了降低成本之外,更须运用台湾深厚的制造经验,创造新的科技应用与创新模式,并驱动服务业发展,以提升附加价值。台湾服务业占GDP比重虽然已达67.1%,但服务业研发仅占企业研发的7%,远不及于发达国家介于1/4至1/3的比重。产业创新需强调创意,并搭配商业模式,建立科技化的服务产业。台当局对于服务业研发创新,除了要重点鼓励和加强调查范围之外,还应积极通过市场刺激与活络竞争的方式来带动服务业研发创新。 整体而言,以往岛内进行的创新仍以渐进式技术引进改良为主,而要提升产业发展层次,须强调以原创性创新能力为竞争优势,以提升整体产业发展的层次和国际影响力,创造新一波的竞争优势。 随着资讯科技的日新月异,其在医疗照护品质上逐渐扮演重要角色,也成为国际产业及研究合作上的热门议题。台湾历年来针对整合医卫资讯、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方面仍有资讯整合不足、政策措施落后、研发投入偏低、专业人才欠缺等问题存在。 台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依靠信息科技产业引领经济发展,然而岛内各阶层民众并非都从中受益,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反思在这一波信息科技革命中所产生的社会公平问题,以及所产生的“数字落差”。如何通过信息科技的普及应用促进文化资源共享,让原本只有精英阶级可以接触到的信息与知识更普及化,进而增进社会平等是当前不可忽视的议题。 如今岛内民众环保意识日益高涨,经济发展已经不是追求的唯一目标,而更关心及重视生活环境品质的改善提升。在此背景之下,废弃物处理、推动环境风险的管理措施、加速污水下水道系统建设等,已成为台湾所面临的重要环境议题,还必须尽快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评估机制、预警及风险管理以降低生态环境冲击,并建立了解环境变迁与拟定因应策略的能力。 全球面对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台湾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仍有改进空间,应持续致力于能源科技的应用与发展,以达成再生能源、能源新利用及节约能源的重点目标。 在生活品质与民生科技运用方面,由于台湾已迈入老年化社会,疾病预防医学越发重要,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成为医学科技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环境及自然的过度利用与开发下,台湾生态日渐恶劣,天然灾害不断发生,影响生存的空间与生活品质,也影响经济发展。故宜应用生活创意于居家空间使用、环境与生态、能源节省、城乡风貌的营造,让生活与自然结合,天人合一,减少天然灾害发生,并创造属于自己特殊的风格与文化及提升民众生活品质。 制定新的科技发展中期计划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根据这次会议确定的未来4年台湾科技发展总目标和重点发展内容,与各部门协商拟订各项措施和执行要点及分工,研拟出6项策略,然后制定出“台湾科技发展计划(2005—2008年)”,作为未来4年推动科技发展的蓝本。 该计划要实现的远景目标是:到2006年时,岛内研发总经费达到GDP的3%,每万人口中大学以上学历的研究人员数量达到32.3人,就业人口中每万人大学以上学历的研究人员数量达到75.9人;5年内至少15个顶尖大学系所及跨校研究中心排名亚洲第一,10年内至少一所大学跻身国际一流大学(如位居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台湾成为亚太地区科技服务重镇,突破微利瓶颈,开拓知识产权价值,用技术服务提升本土制造业并扩展海外市场。 该计划的具体措施包括:健全科技政策形成机制,成立政策研究中心,建立科技政策研究定期论坛,建立目标与策略调整机制以及科技政策与绩效资讯平台,整合科技发展管考机制,强化各部门科技管理能力,建立重要且相关的科技发展计划、公共建设计划、社会发展计划、防务科技计划间规划统合机制,明确重大科技计划的退场机制及其所累积的研发人力、技术能量与核心设施等后续运用;采取新的具体策略措施,促进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整合跨部会相关科技人才长短期统计与调查资讯,建立科技人才资料库,加强推动产学研建教合作,强化企业内部人才发展机制;鼓励研究型大学整合及整并、扩大规模并进行法人化,强化竞争体质,研究团队国际化,建立与海外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机制;强化海洋科技研究,优先建造一艘2000吨级研究船,加强海洋生态系、海洋资源与海洋生物等长期性科技研究;规划成立绿色科技跨领域研究团队,以绿色科技概念拟订产业政策及法规;修订“专利规章”和建立专利师体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准,强化与推广产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与运用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交易环境,设立知识产权培训学院,大力培育岛内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推动数字家庭、下一代移动通讯、智慧型医疗照护与可携式绿色电源等具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发展,协助传统产业创新研发,发展自主核心技术;健全技术服务业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推动商业科技创新与运用发展,提升中小型知识服务业的创新能力等。 吴茂昆接任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 2004年3月,陈水扁连任。一个月后,时任台湾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吴茂昆在花莲机场突然接到中研院院长李远哲的电话,希望其能接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一职。经过一夜的恳谈,吴茂昆决定接下这个职务,并于同年5月上任(任期2004年5月—2006年1月)。 吴茂昆是台湾著名超导物理学家,1987年与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朱经武共同发现世界上第一个高于液态氮温度的钇钡铜超导体,曾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奖,使他从此声名大噪。1992年,应时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夏汉民邀请,从美国回台湾主持高温超导体研究计划,并从2000年6月起担任科技主管部门副职负责人近两年,对该机构的业务及人员都不陌生。担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后,除了要接续前任的科技政策与目标,也必须思考在台湾当下的大环境下,如何推动岛内科技快步迈进。 回台湾十余年来,吴茂昆见证了岛内学术研究和科技产业进步的过程,发现其上游基础研究、中游应用研发,以及下游产业技术开发的架构还有许多有待整合的空间,深信在纳米、基因体等新领域的发展下,台湾有机会做好上、中、下游领域的串联,朝向知识经济转型。于是,他希望能在任内做好全面性的整合工作。 在他任内最具挑战性的工作,是如何实现陈水扁竞选时提出的“三四五”承诺,即1年内经济增长率达到5%,2年内失业率降到4%,3年内岛内科技研发支出达到GDP的3%。有了陈水扁的承诺支持,吴茂昆在推动各项科技发展政策时,也展现出了大刀阔斧的决心。 然而经过一番努力之后他发现,要让台湾整个研发经费达到GDP的3%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除了鼓励民间投入,台当局也需大幅增加预算。尽管他率领科技主管部门的全体人员面对这项挑战,很努力地做出各项规划,尤其是“企划处”,通力合作计算出达到此目标所需的研发经费预算,向行政主管部门提案后也获得全力支持和配合,但提出的预算一到立法机构就受到杯葛而无法落实,让吴茂昆感到难过和遗憾。 不过,吴茂昆也做成一件引以为傲的事,即在部分立法机构成员的协助下,顺利地于2004年12月在立法机构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章程”第6条的修正案,让科技研发可以脱离“政府采购法”的限制,强化弹性自 吴茂昆(1949年—) 生于台湾花莲县玉里镇,1973年毕业于淡江大学物理学系,1975年获淡江大学物理学研究所硕士学位,后赴美国深造,1981年获休斯顿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休斯顿大学、阿拉巴马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专长研究超导、低温物理学,1988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Comstock物理奖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杰出贡献奖。 1992年,吴茂昆回台湾担任新竹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中心主任,继续从事高温超导研究,2000年5月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副职负责人,主管学术工作,2002年2月任台湾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长,2004年5月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2011年11月获得台湾“总统科学奖”,为台湾学术界最高荣誉。2012年2月任东华大学校长;2014年2月,吴茂昆率领台湾研究团队,首次发现超导材料铁硒化合物的超导机制。主的空间。由于吴茂昆本人长期从事基础科研工作,深知真正的发明或发现往往不在人们的预期之内,研究过程中突然有新发现时,很需要马上获得经费资助,让这项研发工作能继续深入发展下去,所以关键就在于台当局的科研资金是否能弹性运用。为此,吴茂昆等人做了一个突破,在科技主管部门内部建立起研发经费弹性运用的架构,以3年为期,期间总经费可弹性调整,让经费的运用能因应科技研发的特点。 时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吴茂昆 此外,吴茂昆也开始构思,如何让科学研究的概念在中学建立起来。以往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只对大学以上的研究机构提供研发计划经费资助,高中并不是其支持的对象。在吴茂昆任内,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开始参考日本的做法,考虑让岛内高中教师也可参与该部门推动的研发计划,随后即可带领高中学生一起来搞研究,为台湾的未来科学发展扎下更深的基础。不过这个想法直到2006年吴茂昆卸任后才推动实施。 有惊无险度过裁撤危机 2005年初,吴茂昆面临一个重大的难题。当时,接任游锡堃的台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谢长廷提出“政府组织再造”,认为科技主管部门和经济主管部门的工作有很大重叠,决定设立“组织再造委员会”,计划将科技规章、政策制定部分交由拟成立的“台湾发展及科技委员会”管辖,科学工业园区则划归经济主管部门统筹,而补助研究计划的业务则由行政法人基金会管理,科技主管部门则面临被裁撤的危机。 谢长廷提出这个想法,其本意是想将台湾经济和科技统一整合在一个管理部门之下,但吴茂昆等许多人表示强烈反对,认为科技发展、经济建设与行政系统本质上是3个不同的架构,基本理念也都不同,应该各自独立存在;特别是充当科技发展领导地位的科技主管部门,实有单独存在的必要。为此,吴茂昆积极奔走,四处游说,向台当局各高层提出保留的建议。最终,由于岛内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反对合并的构想,使该部门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场危机。 吴茂昆属于“自由派”研究学者出身,不喜欢制式的大型会议,认为一群人一起看报告或听简报颇为浪费时间,开会的目的是要直接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至于看报告、了解情况的功课,应该是在开会前各自在私下进行。在他担任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期间,常邀集同事聚会用餐,在愉快的用餐时光中,讨论或推动新的方案,执行效率也出奇地好。而且他时常会冒出一些怪点子,提出许多与现行制度往往格格不入的新奇想法,但是同事们都能对此理解,大力相挺,支持并设法落实这些新想法。 例如吴茂昆曾提出举办“多样性台湾特展”,主要想呈现给民众有关台湾的特质即在于多元性和多样性,从地质的多样、生物的多样、文化的多样,直到产业的多样,将台湾的特质彰显出来。认为如果失去多样性,台湾也就不再是台湾了。 这些想法很快就被科技主管部门“科教处”用一张简明的图表,串联台湾在生物科学、地质、文化、产业各方面的多样性,并交给岛内相关学者专家进行规划,提出各领域中的多样性议题,并在后来得以落实。 反思台湾科技体制弊端 吴茂昆上任后的第一项工作,便是筹备第七次“全台科技会议”的召开。按照惯例,在2004年7月便开始制定会议筹备计划,同年9月和10月,先后在台湾大学和成功大学召开北部预备会议和南部预备会议,共有产官学研各界代表超过1100人次参与,由下而上搜集意见与达成共识。12月又邀请岛内科技顾问、台湾中研院院士、科技领域召集人及相关部门正副首长,召开会前会议及筹备委员会议,进一步讨论而形成由上而下的政策共识。 2005年1月,第七次“全台科技会议”在台北市正式召开,4天议程分为报告案与讨论案两部分,其中历经多次会前会议讨论所形成的共识与政策部分以报告案方式进行,尚需进一步讨论的重要事项则以讨论案方式进行。会议代表认为,当下台湾科技仍存在很多弊病或有待提高之处,例如科技政策的形成过去侧重由下而上的研发机构需求,较少由上而下进行整体策略考量,政策形成与科技预算编列有一年的时差,且一些推动科技发展的部门仍以“临时任务”方式运作,使科技发展与推动不稳定且易被忽视;加上因业务分工,一些部门内的科技政策执行及资源分配没能有效整合。在科技政策执行绩效评估上,各部门科技政策执行的评估指标未能整合,评估指标也未依据科技政策总目标及策略制定,且未将量化目标分配至各部门的科技发展规划业中,导致台湾总体科技资源的配置和政策目标连结性不够密切。 近年岛内研究机构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偏低,台当局促进民营企业投入研发的机制尚嫌不足,依据《科技白皮书(2003—2006年)》设定的目标,在2006年达到全部研发经费占岛内GDP的3%,尚有634亿元新台币的缺口。因此如何奖助与鼓励民营企业加强研发投入是当务之急。台湾行政主管部门虽然名义上每年科技预算以15%的比例增长,但实际上都被立法机构删减到10%以下,因此应以增进民营企业研发为重点。 另外,台湾当时正在实施的9个重大科技计划的经费约占岛内全部科技经费的20%,这些计划的管理也存在问题,如是否具备形成重大科技计划的条件?计划的主持人、执行长等多属兼任,经费权责该如何统一?其成果的知识权该归属谁?以及科技计划的退场机制等,都需要检讨与改进。 科技人才维系台湾产业经济发展的命脉,是其竞争力的源头。然而近年来,台湾经济竞争力面临“跳跃式突破”的考验,岛内人口结构向少子化、老龄化的结构发展,科技人力资源的供给与运用需有更宏观与创新思维的转变,因此亟待解决以下主要问题:相关科技人才资讯的整合性不足,无法有效支援决策所需;科技人才的需求范围扩大为各行各业,且强调跨领域、创新、整合等特质的人才;改善高等教育本土化与国际人才培养落差的困境;落实高等教育基础品质提升;建立创新的训练机制以满足职场跨领域知识与技能快速学习的需求;以更宏观思维,推动岛内与国际科技人才互补的长期策略等。 知识经济是21世纪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并迅速引发全球经济体系的变革,建立创新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的施政方针,而其首要课题即在于建立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及保护的相关机制,并建立完整的科技创新环境,以持续协助产业界加强产业科技创新与运用,台湾在这方面还相当欠缺。 岛内学术研究水准虽历经多年努力已有长足进步,但真要达到世界一流仍有相当距离。近年来,岛内大多数大学的建设与发展都遭遇瓶颈,如高等教育的扩充影响教育资源的分配、大学教育品质日趋恶化、大学教育国际化程度不足等问题,而在面对国际大学追求卓越的压力,台湾大学学术水准的提升为当急之务。 目前发达国家产学互动关系逐渐朝向建制化、长期性和正式性的方式来进行,其大学与企业的合作程度密切,参与研究程度越来越深,而且参与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包括担任学校董事会成员、参与学校的研究与教学、担任研发有限责任合伙模式下的各种策略伙伴等。相比之下,台湾由于受限于产业发展和组织制度因素,产学之间在研发创新的互动关系上仍然有待提升。 台湾四面环海,海洋资源相当丰富,且海洋生物多样性高,物种数量达全球十分之一以上,然而却严重缺乏对海洋的研究、开发、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急需解决下列问题:研究船老旧且吨位不足;海洋资料散乱,调查测量缺乏规划;海洋人才不足;没有专职机构统筹海洋事务;未建立海岸保育观念。 绿色科技是一门新兴的跨领域学科,可提供比传统技术更符合环境保护的替代技术。目前台湾许多重要的产业,如半导体工业及资讯相关产业等在世界居领先地位,但因其考量的重点主要在经济发展与产能提升上,较少考虑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冲击,没有较具体的绿色科技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替代方案。过去岛内绿色科技的研究多集中在解决既有问题,但由于近年来生物科技及纳米科技的急速发展,为绿色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台湾制造业通过制程的改善、运筹管理的强化、委外生产的推动、对外投资及分工的布局等,在成本降低的努力上已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在新兴经济体挟其低廉庞大资源的低成本竞争下,岛内厂商仍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强化竞争优势,除了降低成本之外,更须运用台湾深厚的制造经验,创造新的科技应用与创新模式,并驱动服务业发展,以提升附加价值。台湾服务业占GDP比重虽然已达67.1%,但服务业研发仅占企业研发的7%,远不及于发达国家介于1/4至1/3的比重。产业创新需强调创意,并搭配商业模式,建立科技化的服务产业。台当局对于服务业研发创新,除了要重点鼓励和加强调查范围之外,还应积极通过市场刺激与活络竞争的方式来带动服务业研发创新。 整体而言,以往岛内进行的创新仍以渐进式技术引进改良为主,而要提升产业发展层次,须强调以原创性创新能力为竞争优势,以提升整体产业发展的层次和国际影响力,创造新一波的竞争优势。 随着资讯科技的日新月异,其在医疗照护品质上逐渐扮演重要角色,也成为国际产业及研究合作上的热门议题。台湾历年来针对整合医卫资讯、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方面仍有资讯整合不足、政策措施落后、研发投入偏低、专业人才欠缺等问题存在。 台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依靠信息科技产业引领经济发展,然而岛内各阶层民众并非都从中受益,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反思在这一波信息科技革命中所产生的社会公平问题,以及所产生的“数字落差”。如何通过信息科技的普及应用促进文化资源共享,让原本只有精英阶级可以接触到的信息与知识更普及化,进而增进社会平等是当前不可忽视的议题。 如今岛内民众环保意识日益高涨,经济发展已经不是追求的唯一目标,而更关心及重视生活环境品质的改善提升。在此背景之下,废弃物处理、推动环境风险的管理措施、加速污水下水道系统建设等,已成为台湾所面临的重要环境议题,还必须尽快建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评估机制、预警及风险管理以降低生态环境冲击,并建立了解环境变迁与拟定因应策略的能力。 全球面对能源价格持续攀升台湾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仍有改进空间,应持续致力于能源科技的应用与发展,以达成再生能源、能源新利用及节约能源的重点目标。 在生活品质与民生科技运用方面,由于台湾已迈入老年化社会,疾病预防医学越发重要,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成为医学科技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环境及自然的过度利用与开发下,台湾生态日渐恶劣,天然灾害不断发生,影响生存的空间与生活品质,也影响经济发展。故宜应用生活创意于居家空间使用、环境与生态、能源节省、城乡风貌的营造,让生活与自然结合,天人合一,减少天然灾害发生,并创造属于自己特殊的风格与文化及提升民众生活品质。 制定新的科技发展中期计划 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根据这次会议确定的未来4年台湾科技发展总目标和重点发展内容,与各部门协商拟订各项措施和执行要点及分工,研拟出6项策略,然后制定出“台湾科技发展计划(2005—2008年)”,作为未来4年推动科技发展的蓝本。 该计划要实现的远景目标是:到2006年时,岛内研发总经费达到GDP的3%,每万人口中大学以上学历的研究人员数量达到32.3人,就业人口中每万人大学以上学历的研究人员数量达到75.9人;5年内至少15个顶尖大学系所及跨校研究中心排名亚洲第一,10年内至少一所大学跻身国际一流大学(如位居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台湾成为亚太地区科技服务重镇,突破微利瓶颈,开拓知识产权价值,用技术服务提升本土制造业并扩展海外市场。 该计划的具体措施包括:健全科技政策形成机制,成立政策研究中心,建立科技政策研究定期论坛,建立目标与策略调整机制以及科技政策与绩效资讯平台,整合科技发展管考机制,强化各部门科技管理能力,建立重要且相关的科技发展计划、公共建设计划、社会发展计划、防务科技计划间规划统合机制,明确重大科技计划的退场机制及其所累积的研发人力、技术能量与核心设施等后续运用;采取新的具体策略措施,促进民营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整合跨部会相关科技人才长短期统计与调查资讯,建立科技人才资料库,加强推动产学研建教合作,强化企业内部人才发展机制;鼓励研究型大学整合及整并、扩大规模并进行法人化,强化竞争体质,研究团队国际化,建立与海外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机制;强化海洋科技研究,优先建造一艘2000吨级研究船,加强海洋生态系、海洋资源与海洋生物等长期性科技研究;规划成立绿色科技跨领域研究团队,以绿色科技概念拟订产业政策及法规;修订“专利规章”和建立专利师体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准,强化与推广产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与运用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交易环境,设立知识产权培训学院,大力培育岛内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推动数字家庭、下一代移动通讯、智慧型医疗照护与可携式绿色电源等具有潜力的新兴产业发展,协助传统产业创新研发,发展自主核心技术;健全技术服务业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推动商业科技创新与运用发展,提升中小型知识服务业的创新能力等。

文章来源:《绿色科技》 网址: http://www.lskjzzs.cn/qikandaodu/2020/0924/586.html



上一篇:浅谈幼儿绿色科技素养的培养
下一篇:北京北方卓越绿色科技有限公司荣膺“信鼎奖·

绿色科技投稿 | 绿色科技编辑部| 绿色科技版面费 | 绿色科技论文发表 | 绿色科技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绿色科技》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